【西南少数民族包括哪些民族】 |
|
从亲自调查开始 说到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人们往往就会分别联想到少数民族和民居村镇,容易将其分别限定在民族学和建筑学的范畴.的确,少数民族村寨的调查最初就是由民族学家(还有一些民俗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的,这些学者从清朝末期就深人西南少数民族的村寨,开展少数民族社会状况的调查,记录下了西南不同族群的经济状况、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化特征和体质状况,这些成为判断这些族群彼此关系和民族共同体归属的基本材料,成为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长期的研究课题.不过,过去的民族学家的这些工作,他们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在村寨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经济生活、宗教习俗和文化面貌,对于村寨本身的现状和历史涉及较少. 建筑学家介人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也不晚,当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在贵州进行苗族调查的时候,同行者就有建筑学家伊忠东太.在建筑学界,无论是建筑历史也好,还是建筑设计也好,都需要将少数民族村寨作为其研究对象,后者在建筑设计实践中还经常从少数民族建筑中吸取营养,以获得建筑创作的新的灵感.但建筑学家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某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类型、某个民族或某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文化,缺乏对一个村寨或一群村寨的系统研究,尤其是缺少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少数民族村寨源流演变. 要开展西南少数民族村寨的研究,首先要进行这些村寨的调查.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完全依靠民族学和建筑学专家的调查记录,而应当亲自制定调查计划,并亲自进行调查,从而得到真正对研究有用的第一手资料. 现在进行的调查,是有针对性地对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一群有亲缘联系和经济联系的村寨、多群无任何联系的村寨进行系统细致的考察和记录.除了要对这些村寨房屋建筑的内部功能布局、不同功能房屋的分布、房屋建筑材料和形式的象征意义、房屋建造过程中的礼仪活动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外,还要调查了解村寨人们的经济结构、不同类型生产活动的范围、村寨间联系的方式及密切程度、婚丧嫁娶等活动的礼仪过程、村寨曾经有过的等级差异和宗教习俗等有用的信息,要改变过去民族调查和乡土建筑调查只注重空间而忽视时间的倾向. 调查者要明确认识村寨遗产的性质,既不能将其当作一种固定不变的有形文化遗产,也不能仅关注居住在村寨中人们的服饰和特别的习俗,应当将村寨视为一个不断 变化的物态,将村寨视为一种文化景观(尽管这个术语似乎也不很贴切)来看待—有形的与无形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相对静态的和不断变化的,这些都应当纳人我们 观察和记录的范畴.调查者还应当特别注意村寨各种细小事物,有些民族村寨房屋、用具、装饰、行为的细节,可以成为民族考古和历史研究的类比资料,可以唤起我们对自己逝去历史的记忆. 此外,西南地区自建国以后,随着边远村寨向交通方便地区的迁徙,退耕还林和小城镇建设等计划的开展,一些原先延续了很长时期的村寨被废弃;还有一些村寨因为失火等原因,另外选址重建了村寨,原来的村寨已成废墟.选择一个或数个不同地貌环境、不同毁弃原因的村寨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古代遗址的平面遗存现象与该遗址未毁弃前实际可能的立体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应当都有帮助. 这两年我先后多次到过贵州苗族地区和四川藏羌地区,考察过一些少数民族村寨,逐渐形成了一个研究计划.基本设想是在苗侗地区和藏羌地区,各选择若千个不同 自然地理类型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村寨进行研究,包括了村寨本身的研究、民族考古学研究、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研究三个部分.其中村寨本身的研究都有50年的时间范围设定,空间范围则不仅包括村寨建筑区,而且包括了该村寨的耕作区和狩猎采集区,这是该村寨不同大小的三个区域.除此而外,还要考察与该村寨有血缘关系、亲缘关系、领属关系、经济关系的村寨,以及与该村寨没有这些联系的村寨之间的关系,这是三个不同的更大的区域.在仔细考察、记录、分析村寨的这些不同层面的现象后,然后根据其经济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可以建立一些民族考古学的系统模式,用来分析史前时期那些没有文字记载,但资源环境与这些村寨类似的聚落遗址的实际状况.与此同时,我们应当考虑这些村寨的保护问题,看看如何能够更好地协调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这些村寨居民找出一些更好的既能保持自己传统,又能提高自己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路子. 我们在村寨本身的研究计划中有50年左右时段的设定,这个时段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西南地区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就50多年,以通常的25年为一代来衡量,就是两代人左右.50多年前已经记事的村民有的现在还健在,他们对自己村寨50多年发生的变化还说得清,道得明.少数民族村寨没有文字记载的族谱,只有靠口耳传说.村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并不清楚.我们只能以1950年为起点,问现在还健在的老人,50多年前哪里有房子,哪里没有房子,那时的社会状况如何?那么到1960年,哪里修建了房子,社会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到后来的1970年,房子修到了哪个位置,社会状况和文化状况又有哪些改变……这样,我们就梳理出了这个村寨房子修建的方向和节奏,村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演变情况. 有了这些资料,再查当地的人口档案和其他档案资料,将村寨房子与人口的发展速度联系起来,确定村寨这50年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50年内发生的各种社会变化,其内外原因,现在也都还能够弄清楚).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这个寨子发展的历史轨迹的一段.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这个村寨的发展速度,来逆推该村寨的可能始建年代(当然只是大致的年代).如果这个大致的村寨始建年代靠近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贵州黔南的扬九起事、四川大小金川的战事等,我们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个村寨兴建的具体年代并推测其可能的兴起原因. 不能用对待遗址的观念对待村寨保护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加强,电讯已经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公路不断向偏远山区延伸,由于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这些民族在日新月异外部世界的影响下,也迫切希望通过合村并寨建新镇、挖掘本地经济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事业等举措来发展经济,提升生活质量,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 除此以外,一些地方的政府,还基于中国中心地区的文化观念,对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进行改造,云南把哈尼族房屋从草顶变为瓦顶,给裸露上身的低族穿上衣服等等,都是这种政府行为的产物.在这种状况下,过去认为地域比较封闭、文化生态相对原始的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其生业系统和文化面貌都在迅速发生变化,尽快开展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自然的村寨是一个区域内人们集中居住的最基本的聚落单位.一个村寨的形成、发展和村寨规模,都受到了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一个村寨的风格,是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交互作用的产物.不管这个村寨的居民是哪个民族,这些民族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都在不断总结自身经验教训和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从一个区域少数民族村寨的历史背景来说,其文化形成往往是多元的或者说是复合的,在一个完全封闭区域内形成的单一文化因素的少数民族村寨是很少见的.就一个村寨的构成因素来说,它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它既包括了村落的物质文化部分,也包括了非物质文化的部分,还包括了这两部分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部分,其构成也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 因此,保护古村落绝不仅是保护村落建筑,而是要保护村落中所蕴涵的文化,并在这个开放的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不断延续这些村落的文化主脉络,使之成为我们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任何村寨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要保护一个村寨,不仅要保护这个村寨本身,还要保护它得以存在的村寨体系.要避免只保护一个或儿个村寨,而强行中断周围其他村寨的自然演进传统,使被保护的村寨失去继续自然发展所需要的文化环境,成为一个文化的孤岛,成为一个纯粹为旅游服务的固化和异化的历史陈迹.关于这一点,在当前合村并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口 每个自然村寨的形成总是有它的合理性,一个自然村寨的形成及其规模,都与村寨所处的自然条件和周边村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注意村寨之间的历史联系,要分析村落间的血缘和亲缘关系,用行政的手段去强行割裂这种联系,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 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以外的地区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居住在高原山区的少数民族更是如此.一个村寨的土地承载力总是有限的,居住在村寨中的居民他们的农业活动半径也是不大的,把若干村寨合并在一起,集中修建新村,只能解决这些居民的居住问题(当然也有交通便利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好处),却无法解决这些居民的生讨一问题即农业土地问题.居住在新村的这些居民如果没有土地,或者原有土地距离现住地太远,其生活就会出现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他们就会离开新村,或者返回原村寨,或者外出寻求其他工作机会.这样,新的村镇也会因大量人口外出,尤其是最有活力的青年人的外出而失去新村继续发展的动力.因此,要保护西南少数民族村寨,就需要保护这些村寨的宏观结构,保护这些村寨赖以生存的土地,改善这些村寨土地与人口的比例关系. 西南地区山重水复,除了少数地区外,多数地区的人们生活相对贫困.这些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过去因交通困难,原生态保存较好,是外地区人们参观考察和旅游观光的理想对象.作为外来者来说,他们都希望这些村寨永远保持目前的状态,使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但随着公路交通和电讯电视的发展,外面各种信息大量涌人这些原先相对闭塞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人们也迫切希望改善原先居住条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样,当地的村寨居民与外地的过客,他们对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保护的认识就会发生分歧:当地居民希望改变自己村寨的状况,外地过客则希望保持原村寨的现状.对于这种认识分歧,我们文物系统的从业人员很容易站在外来者的立场上,因为不改变义物原状,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原则.不过,村寨遗产毕竟不等同于文物,村寨是人们社群的聚居场所,村寨中的人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村寨本身也不会凝固,它总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不能用对待遗址这种古代城市和村镇废墟的方一式,来对待仍然在生存的村寨.我们是没有居住在这些村寨的外来者,我们即使到这些村寨去参观考察,也只是这此村寨居民的客人,我们作为客人没有权力要求主人应当怎样或不应当怎样.许多少数民族对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都是相当看重的,对自己村寨房屋的建筑工艺、房屋样式和房屋风格都不愿意轻易改变.去过藏、羌、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到,这些民族对于他们建筑传统是非常钟爱的.即使是像云南大理一带的白族,他们居住在城市或交通便利的城郊,已经使用新材料来修建房屋,但他们也要保留自身传统建筑的最基本的元素三颗印式的三合院布局、典雅的照壁、古色古香的门楼等.这种保持自己传统的民族自觉,是保护少数民族村寨,延续这些村寨文脉的内在动力.有了这些动力,就可以通过乡土教育等方式,使这些村寨的人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村寨,充 |
|